close

論擴大內需成效不彰的根本原因

工商社論

     劉內閣施政即將屆滿半年,半年來內閣面臨全球百年少見的金融風暴,為此政府提出583億元公共工程、2000億元優惠房貸、259億元的工作所得補助,加上近日可望拍板的700億元消費券,政府的努力不少,但何以迄今成效仍微乎其微?

     面對這一波深不見底的衰退壓力,各國政府除了降息之外,便是採取擴大公共建設、退稅、發放消費券等擴大內需方案,各國政府使出渾身解數的手段,期望能制止向下沉淪的經濟壓力,惟事與願違。以擴大內需這些政策而言,理論上是該起作用的,但由近年實行的經驗觀察,卻經常有緩不濟急、成效不彰現象。

     擴大內需的概念源自經濟學家凱因斯,他在觀察1930年美、英經濟蕭條後,旋即發表《致繁榮之道》一文,建議政府透過赤字預算的方式進行建設。他的邏輯很簡單,工程建設需僱用龐大人力,這些人領了薪水後會去消費,消費即可帶動商業活動,有了商業活動便可帶來稅收,如此循環不已。他以當時英國的總體經濟估計,政府每支出一元,即可創造1.5元的總需求,投資乘數高達1.5。

     凱因斯這套擴大內需的論述確實有道理,惟由1930年以來各國實施的經驗觀察,許多國家執行赤字預算的成效與理論有不小的差距,持平而論,這並非凱因斯理論有什麼問題,而是理論終需經政府官僚系統才能落實為政策,試想一個十萬火急的振興對策擺在一個層層繁瑣的官僚體制下運作,疲困的經濟如何得救?更遑論所謂的乘數效果了。

     就以擴大工公工程而言,行政院1998年8月因應亞洲金融風暴,決提出1,000億元擴大建設方案,惟歷經中央地方層層討論,真正開始建設已是1999年6月了;2001年張內閣所謂「八一○○台灣啟動」方案亦是如此;如今劉內閣的583億元擴大內需方案在慢如牛步的官僚體系中執行,真要發揮提振經濟效果,恐怕也得一年半載,政府的及時雨落不下來,徒有擴大內需之名,毫無提振經濟之實!

     擴大內需的及時雨落不下來還有另一個原因,那便是在全球化下,許多政府的工程必須開國際標,近年來如員山子分洪道等重大建設標案最後皆由外國團隊獲得,這使得擴大內需的作用大大稀釋,政府花了大筆預算,結果是提振了他國的經濟,如此何來投資乘數效果?及時雨又怎麼下得來?

     再就發放工作所得補助及消費券而言,政府將千億元的資金注入家庭,希望透過家庭消費這筆錢來帶動景氣,但近年隨著中產階級的流失,危機感的加深,台灣的家庭「邊際消費傾向」已由往年的1以上大幅下降至目前的0.36,這說明當前家庭每提高100元的所得,只會增加36元的消費,其餘64元將轉為儲蓄,如此看來,政府逾千億元的刺激消費方案,其成效豈能不大打折扣?

     由上述討論可知,擴大內需從理論上而言,確實是因應經濟衰退的好方法。但時空條件變化,如今擴大內需規模日趨龐大,官僚體系的效率難以即時落實,其弊一也;全球化外商搶走標案,使擴大內需肥水大舉外流,其弊二也;中產階級消失,社會不安定感升高,使邊際消費傾向驟降,擴大內需資金多數流入儲蓄,其弊三也。若劉內閣不能就此三弊提出政策的修正機制,恐怕編再多預算進行公共建設、撒再多錢發放消費券,對陷入衰退危機的台灣而言,亦難有振衰起敝之效。

     1930年大蕭條發生時美國總統胡佛並非什麼事都沒做,羅斯福推動田納西河谷開發計畫,胡佛也曾在科羅拉多河興建胡佛水壩,羅斯福設聯邦緊急救濟廳,胡佛也設有失業救濟局。但何以羅斯福成功而胡佛失敗?多數經濟史學者評論:「胡佛的政策太少而且又太遲」,擴大內需的成敗關鍵就在時間,一個太遲的振興政策等於沒有政策,胡佛失敗的經驗足以做為劉內閣借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