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股王的人選



科技風雲

副標:轉型光收發器超級市場,走出虧損泥淖

前言:在現今全球多數光纖通訊業者仍慘澹經營之際,連續虧損三年的前鼎光電卻已反敗為勝,去年前三季交出每股獲利將近五元的成績單。


文●胡釗維


二○○一年起,網路泡沫化連帶導致光纖通訊產業跟著遭殃,不出三年時間,全球光纖通訊業者倒閉超過百家,股價曾達三位數,後來暴跌至三美元不到的相關公司更比比皆是,當時,這波風暴也吹向台灣,並迫使鴻海集團宣布收手光纖通訊「鳳凰計畫」。


這當中,生產光收發器模組的前鼎光電自難置身事外,因此連續三年虧損,並賠上超過一個股本。然而,在現今大部分光纖通訊業者仍處於慘澹經營之際,前鼎卻已繳出反敗為勝的成績單,○六年前三季每股獲利達四.八一元,並一手包辦日本「光纖到家」電信建設超過五○%的光收發器模組供應量,它是如何辦到的?


◆做對第一件事:從元件供應者轉為整合者


前鼎光電做對的第一件事情是,從原先的元件供應者,轉變為模組製造商。如此角色轉換的難度在於,首當其衝就得面對技術瓶頸。當一家單純的元件供應者,前鼎僅需專注在本身核心能力,但當公司角色轉變為模組製造商後,整合則成技術開發的關鍵。前工研院光電所所長劉容生即指出,「這就像一家引擎工廠突然要自己生產汽車,其技術難度不只是以倍數計算,等於是跨入一個新的領域。」


為此,即使當時前鼎的全數營收都來自光收發器元件,總經理洪端佑仍毅然將九○%的研發人力投注在模組開發上,代價是,由於已無多餘研發人力放在元件,因此前鼎被迫逐步讓出光收發器元件市場,加上正遇上全球光纖通訊產業泡沫化影響,二○○二與二○○三這兩年,前鼎的合計營收僅有三.七億元,甚至較○一年還少。


幸好,前鼎願意忍受這段營收空窗期是值得的,由於光纖通訊產業開始強調可抽換(rechargeble)功能,因此,採直接嵌入光纖通訊設備的光收發器元件逐漸淡出市場,設備商改大幅採購可隨時抽換的模組,和五年前相較,全球光收發器元件產值剩下不到一%,模組產品則幾乎壟斷整個光收發器市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d 的頭像
    dd

    資本家的告白

    d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