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曾千倫

阿土伯持續長期看多鋼鐵業

巴菲特買浦項和塔塔等於幫鋼鐵業背書,郭炎土指出五年前講鋼鐵業十年榮景,現在看起來十年榮景的看法太保守,因為整個世界的需求和供應不平穩,需求還是大於供應。

郭炎土強調只要市場長期存在同時繼續成長,而且這公司具有國際競爭性的話,就是好股票,股災也不會受到影響。並認為台灣的鋼鐵業除了中鋼以外,其他也都很好,特別是不繡鋼擁有很強的國際競爭性。

謝金河:以長線投資聞名的巴菲特買進鋼鐵股,當然意義非比尋常。巴菲特到目前為止在亞洲的兩個投資標的,一是中國石油天然氣,是在二○○一年的時候買進廿 四.二三億股,大約佔香港總發行股數的十三%,中石油(0857)從當時不到一.六港幣到最高漲到今年初的十一.二八港幣,所以巴菲特賺超過二二○億港 幣。

他去年開始逢低買進浦項鋼鐵三四九萬股,成本是五.七二億美元,但如今市值已經達到十一.八五億美元,所以已經成長一倍,也讓浦項鋼鐵的 股價最近一直維持高檔,間接令南韓股市在這波股災中跌得最少。另外,巴菲特也有買進米塔爾阿賽洛,以及塔塔,這就代表他看好鋼鐵股未來的景氣。其實全世界 的鋼鐵股,由於大家都對它的景氣循環有疑慮,所以現在本益比相對都偏低,譬如浦項○五年的獲利達到四兆韓元,EPS大約五.○六萬韓元,EPS只有八.九 倍。

郭炎土:巴菲特等於幫我背書啦!我五年前講到鋼鐵業十年榮景,實際上現在看起來十年榮景的看法太保守,因為整個世界的需求和供應不平穩, 需求還是大於供應。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看起來很健全與持續,比如說去年中國大陸的鋼鐵生產量跟需求差不多,大約比○五年增加六千萬噸或是十九%,今年我認 為最少增加十%也就是四千萬噸。

此外中國現在正在積極宏觀調控,要整頓低效率也就是高成本和高污染的鋼廠,這些產量大約有一億多噸,如果可以提高效率三十%就會多出三千萬噸產量,加上剛預估的四千萬噸就共會增加七千萬噸。

現在大陸首鋼和唐鋼合作的新鋼廠在曹妃甸,第一期大約會有一千萬噸的產能;另外鞍鋼和本鋼在拔魚圈也在建新鋼廠,第一期也大約一千萬噸,兩 個加起來有兩千萬噸,大約二○一○年以後會達成。如果中國的宏調有成效,對台灣、韓國日本的鋼廠而言是一大利多,因為目前的缺口一定得要靠這些來補充,我 的看法是將來整體國際鋼的需求量還會繼續增加,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印度等的需求。

巴菲特替鋼鐵業榮景背書

巴菲特的選擇是正確的,世界最好的鋼鐵廠是浦項,兩個鋼廠共有三二○○萬噸產量,是中鋼的將近三倍;接著新日鐵有三千多萬噸的產量,然後JFE也有三千多 萬噸,以競爭力來講是略次於浦項;而中鋼有一一○○萬噸,我們的競爭力在於我們的單位獲利比他們高。中鋼淨值比大約有一.五倍,浦項也一樣,但是浦項有外 資佔比六四%,已經成為國際公司,中鋼則是三十多%,慢慢也會變成國際公司。

國際上的鋼鐵公司更名,過去幾乎除了美國的U.S.Steel以外通通改過名字,歐洲、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通通改過名字,但是他 們改名的原因都是經營不善,破產保護被買走,所以不得不改名。而正常經營的鋼廠改名,只有日本川崎製鐵加上日本鋼管改叫JFE。而中鋼從一九七二年到現 在,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地位,算是一塊金字招牌,如果要改成台灣中鋼,英文名字不改的話,對外就沒有影響,對內的話因為中鋼只有一個一貫作業鋼廠,也還沒有 什麼影響,不過在經營上來講,改名毫無道理。

米塔爾用近四百億美元的天價併阿賽洛,我想,大者恆大是有一定的好處,比如購買原物料的議價能力比較強、以及銷售和市場的掌控會比較有 利。不過並不是把一些亂七八糟的加起來就會強。米塔爾原來是很小的鋼廠,它從北美、前蘇聯開始購併一些破產保護的鋼廠,那些鋼廠雖然有基本面不過也有弱 點,加起來雖然在財務上得到很大的利益,不過競爭性就不見得。

比如科勒斯原本是英國鋼鐵公司加上荷蘭的Hoogovens,經營得很痛苦,塔塔用天價買了科勒斯,還有米塔爾買阿賽洛,單價都很貴。譬 如通常蓋新鋼廠,過去中鋼和浦項的成本一年每噸不超過五五○美元,買科勒斯大約等於一噸一一○○到一二○○美元,阿賽洛也是大約一千美元,所以我認為成本 都很貴,他們前途怎樣是自求多福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d 的頭像
    dd

    資本家的告白

    d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