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油價每桶一百美元可能帶來的衝擊
【工商社論】

 國際油價近來繼續飆漲,上週五紐約油價收在每桶九六美元,週三還一度創下九八.六二美元的歷史新高;預料本週將挑戰每桶一百美元大關。國際油價迭創新高,迄今為止,似乎只是讓全球經濟成長略為放緩,不過,仍有很多專家警告油價高漲無可避免將帶來通膨壓力,甚至有人擔憂出現一九七○年代兩次能源危機導致的停滯性膨脹問題。

 近月來,國際油價漲勢凌厲,主因是中國大陸、印度等新興市場能源需求大增,導致供需緊俏;依據國際能源總署統計資料,今年第三季全球原油超額需求逼近每日一百萬桶,用油旺季的第四季超額需求每日逾一百五十萬桶。最近一個多月,更因為土耳其及伊朗的衝突,美、歐國家石油庫存量下降,及冬季用油量增加等因素,助長短期油價預期心理,再加上美元貶值及投機資金大量湧入,油價漲勢銳不可當;很多國際機構原本預測二○○八年油價才有機會升破每桶一百美元,但最近油價超乎預料的強勁漲勢,衝破每桶一百美元已指日可待。

 雖然國際機構預測明年因為全球經濟成長減緩,以及原油供給可能增加,油價可望明顯回跌,但是,從中長期來看,新興市場原油需求增加快速,但原油可擴增產能有限,供需失衡情勢將日趨擴大。很多能源專家將希望寄託在替代能源的開發,但迄今為止,其成效遠不如預期。例如:近年各國盛行的生質能源發展,效果尚未顯現,卻已導致全球糧食價格的暴漲,今年國際小麥價格較去年年中上漲超過八成,比油價漲幅更大;生質能源成本因而大增,經濟效益遠不如預期。而其他替代能源亦復如此,過去四年煤炭價格上漲四倍,核能發電之鈾原料上漲六倍,太陽能電池的原料硅亦出現短缺,生產成本直線上升,這些替代能源價格上漲的速度甚至還超過原油。

 在油價迭創歷史新高的同時,全世界經濟仍持續成長,與一九七○年代能源危機引發嚴重的經濟衰退,截然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第一,一九七○年代油價最 高約每桶四○美元,若以當前匯率及物價換算,約相當於每桶一○五美元,目前油價距當年高點還有若干距離;第二,一九七○年代能源危機肇因於產油國禁運石油 導致供給短缺,近年油價上漲則是因為需求旺盛,兩者自不能相提並論;第三,世界工業國家產業結構已大為不同,服務業比重普遍在七○%以上,對能源依賴程度大幅降低;第四,各國國民所得大幅上升,能源支出佔國民所得比重大幅下降,所受衝擊相對減低。

 儘管如此,油價飆漲可能導致的負面影響仍不可忽視。原油進口依賴程度高的國家面臨愈來愈大的物價上壓力,尤其油價上漲引發國際糧食價格暴升的後遺症,各國食品及民生物資價格水漲船高,核心物價上漲對低收入者構成嚴重衝擊,平均每人國民所得較低的開發中國家受到的打擊尤深。另一方面,高油價對經濟成長的衝擊也將逐漸顯現。今年上半年油價平均價格尚稱平穩,每桶約六○美元出頭;第三季升至每桶約七五美元,最近更是一路飆升。由於油價影響反映到實體經濟有一段時間落差,如果國際油價持續在每桶八○至一○○美元達六個月以上,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將大幅增強;發生停滯性膨脹的風險,也就是經濟衰退與高物價並存現象,絕不能排除。

 另外,美元跌勢與油價上漲的交互影響,也讓人惴惴不安。主要石油輸出地中東國家認為油價上漲很大部分都被美元貶值及煉油成本提高所抵消,中東國家實際獲 益有限,而且中東各國貨幣多為與美元連結之固定匯率制,美元貶值讓該等國家亦面臨強大的通膨壓力,因而主張油價改以歐元計價的聲音愈來愈大;科威特最近甚 至放棄與美元掛鉤的匯率,預料其他國家遲早都將跟進。一旦如此,美元國際地位將加速式微,貶值趨勢更難阻止。

 面對油價每桶一百美元以上的高價能源及連帶的高糧價時代來臨,各國政府皆是神經緊繃,積極籌劃長短期對策。台灣百分之九十九的能源依賴進口,除稻米之外的多數糧食及飼料等大宗物資也都依賴進口,新台幣又是超弱勢貨幣,受到高油價的衝擊遠超過其他國家,我們呼籲政府要趕快清醒過來,承擔起執政的責任,研擬可行的因應對策;千萬不要再有一百美元油價對台灣影響微乎其微的荒謬想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d 的頭像
    dd

    資本家的告白

    d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